托班炒豆豆音乐教案如何设计才能让幼儿趣味互动?

tjadmin
预计阅读时长 12 分钟
位置: 首页 教案示例 正文

1. 感知音乐欢快的节奏,体验“炒豆豆”游戏的乐趣,萌发对音乐活动的兴趣,2. 能跟随音乐模仿“翻炒”“蹦跳”等动作,发展身体协调性与节奏感,3. 初步理解“豆豆”从翻炒到蹦跳的变化过程,尝试用简单动作表现音乐情节。

托班炒豆豆音乐教案

活动准备:1. 物质准备:音乐《炒豆豆》(节奏明快,包含“翻炒—豆豆熟—蹦跳”三段式结构)、仿真豆子(或海绵块、彩色纸团等安全替代物)若干、小锅道具4-6个(可用大号塑料盆或呼啦圈代替)、节奏图谱(用简笔画表现“小手翻炒→豆豆变热→豆豆蹦跳”),2. 经验准备:幼儿有过玩厨房玩具或模仿成人做饭的经验,初步了解“炒”的动作。

活动过程:
| 环节 | 教师指导 | 幼儿反应 | 设计意图 | |--------------|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|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|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| | 一、情境导入,激发兴趣(3分钟) | 教师手持小锅道具,用神秘语气说:“小朋友们,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神奇的小锅,我们要用它来炒香香的豆豆哦!你们知道豆豆是怎么炒的吗?”请2-3名幼儿简单模仿“炒”的动作后,教师归纳:“对啦,炒豆豆要这样(双手握拳,上下摆动),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吧!” | 幼儿被“小锅”吸引,注意力集中,部分幼儿会主动伸出小手模仿“翻炒”动作,表现出好奇与期待。 | 通过“神奇小锅”创设游戏情境,结合幼儿生活经验,自然引出“炒豆豆”主题,激发参与欲望。 | | 二、感知音乐,学习动作(8分钟) | 1. 初听音乐:教师播放完整音乐,手持小锅道具随音乐节奏做简单翻炒动作,引导幼儿“认真听音乐,看看豆豆是怎么在小锅里跳舞的”。
分段学习:
① 炒豆豆(A段):教师示范“双手握锅铲,上下翻炒”,边做边说“炒炒炒,豆豆翻个身”,带领幼儿跟随音乐节奏练习(每2拍翻炒一次)。
② 豆豆变热(B段):音乐节奏变快,教师动作由“翻炒”转为“双手抱肩,身体微微摇晃”,说“豆豆变热啦,呼呼呼~”,引导幼儿模仿“豆豆受热”的状态。
③ 豆豆蹦跳(C段):音乐出现“噼啪”声效,教师将仿真豆子撒在地上,示范“双脚轻轻蹦跳”,说“豆豆熟啦,蹦蹦跳跳跳出来!”,带领幼儿随音乐自由蹦跳。
结合图谱:教师出示节奏图谱,指图对应音乐段落,帮助幼儿理解“翻炒—变热—蹦跳”的情节变化。 | 幼儿初听时会专注观察教师动作,部分幼儿会不自觉地跟着摆动身体;分段学习时,能跟随教师模仿“翻炒”“摇晃”“蹦跳”动作,对B段“变热”和C段“蹦跳”兴趣较高,可能会发出“嘻嘻”的笑声;看图谱时,会用手指着图片,尝试对应动作。 | 通过“示范—模仿—图谱辅助”三步,帮助幼儿逐步感知音乐结构与动作对应,降低学习难度,同时用“说词+动作”强化节奏感,符合托班幼儿“直观形象思维”特点。 | | 三、游戏互动,巩固体验(10分钟) | 1. 集体游戏:教师将4个小锅道具放在场地中央,分发仿真豆子(每人3-5颗),引导幼儿“把豆豆放进小锅里,我们一起炒豆豆啦!”播放音乐,教师带领幼儿围绕小锅,根据音乐段落做“翻炒(A段,围着小锅走动并做翻炒动作)→变热(B段,原地摇晃身体)→蹦跳(C段,将豆子轻轻撒向地面,模仿豆豆跳出来)”的完整游戏。
分组游戏:幼儿分成4组,每组1个小锅,教师扮演“厨师长”,说“现在请小朋友们自己炒豆豆,看看哪组豆豆炒得最香!”播放音乐,各组幼儿自主游戏,教师巡回指导,重点提醒“翻炒时小手要动起来,蹦跳时轻轻跳,不推挤”。
情境延伸:教师说“豆豆炒熟啦,我们一起来尝尝吧!”引导幼儿做“拿起豆豆,吹一吹,啊呜一口吃掉”的动作,结束游戏。 | 集体游戏时,幼儿会积极将豆子放进小锅,随音乐围锅转动,部分幼儿会在B段主动说“热啦热啦”,C段撒豆子时兴奋地蹦跳,可能需要提醒“轻轻撒”;分组游戏中,幼儿能自主合作,有的会主动提醒同伴“快炒呀”,体验游戏的乐趣;吃豆豆”环节,幼儿会开心地模仿“吃”的动作,脸上露出满足的表情。 | 通过“集体—分组”的游戏形式,让幼儿在互动中巩固动作与节奏的匹配,加入“撒豆子”“吃豆豆”等情节增强趣味性,同时培养初步的合作意识与规则感(如“轻轻跳”“不推挤”)。 | | 四、放松整理,自然结束(2分钟) | 播放轻柔的摇篮曲,教师说:“豆豆吃完了,我们的小手小脚也该休息啦!”带领幼儿做“慢慢坐下→拍拍小手→揉揉小腿→轻轻闭上眼睛”的放松动作,然后引导幼儿一起收拾仿真豆子和小锅道具,放回指定位置。 | 幼儿随音乐逐渐安静下来,跟随教师做放松动作,部分幼儿会主动帮忙捡地上的豆子,表现出整理的意愿。 | 通过舒缓的音乐与放松动作,帮助幼儿从兴奋状态恢复平静,同时渗透“物归原处”的良好习惯培养。 |

活动延伸:1. 区域活动:在音乐区投放小锅道具、仿真豆子及《炒豆豆》音乐,鼓励幼儿自主开展“炒豆豆”游戏;在美工区提供彩泥、卡纸,引导幼儿用彩泥搓“豆豆”,或用卡纸制作“小锅”,进一步巩固对“豆豆”的认知,2. 家园共育:请家长在家和幼儿一起玩“炒豆豆”游戏,可用真实的塑料碗和豆子(如黄豆、绿豆,注意安全),让幼儿在家庭环境中再次体验音乐与动作的结合,增强亲子互动。

托班炒豆豆音乐教案

活动反思:本次活动以“炒豆豆”为主题,通过情境创设、多感官体验(听音乐、看图谱、做动作、玩道具)激发了托班幼儿的参与兴趣,活动中,幼儿对“翻炒”和“蹦跳”动作掌握较好,但B段“豆豆变热”的摇晃动作部分幼儿不够稳定,后续可增加“热气”道具(如红色丝带)辅助理解,分组游戏时个别幼儿出现争抢小锅的情况,需提前强调“轮流玩”的规则,整体而言,活动基本达成目标,幼儿在游戏中感受到了音乐的节奏与快乐,体现了“玩中学”的理念。

FAQs:

  1. 问:托班幼儿注意力持续时间短,如何避免他们在活动中分心?
    答:可通过“短环节+多变化”维持注意力,如每个环节控制在3-5分钟,交替进行“听音乐—学动作—玩游戏”;同时加入直观道具(小锅、豆子)和趣味情节(“豆豆变热”“吃豆豆”),用夸张的表情和动作吸引幼儿,及时表扬专注的幼儿,如“XX小朋友的小手炒得真认真,豆豆都要香啦!”

    托班炒豆豆音乐教案

  2. 问:如果幼儿对“蹦跳”动作掌握不好,容易摔倒,该如何调整?
    答:可降低动作难度,将“双脚蹦跳”改为“原地跺脚”或“小手向上举”(模仿豆豆跳起来的样子);或让幼儿扶着椅子、墙壁轻轻跳,确保安全,教师可放慢C段音乐速度,用语言提示“小脚轻轻跳,像小兔子一样”,并逐个指导,帮助幼儿建立自信,逐步掌握动作。

-- 展开阅读全文 --
头像
记承天寺夜游教案PPT如何设计活动有效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心境?
« 上一篇 2025-08-21
事业单位薪水水平究竟如何?薪资构成与福利待遇疑问详解
下一篇 » 2025-08-21
取消
微信二维码
支付宝二维码

网站分类

作者信息

热门文章

1

目录[+]